|
“湖畔對話”|“世界工廠”如何上“新”?他是全國人大代表,剛剛現場聆聽兩會報告,他也是研發一線人員,在自動化設備生產線上推進科技創新;他,從大學講臺來到企業一線,十余年的研發成果在東莞松山湖科學城落地產業化;他,在模具這個傳統制造業里向“新”求“質”,建立行業首個“燈塔工廠”……當新質生產力來到“世界工廠”的制造業一線,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? 本期東莞報業傳媒“湖畔對話”欄目走進車間一線,對話全國人大代表、鼎泰機器人研發部經理李政,電子科技大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(示范性微電子學院)教授、三疊紀(廣東)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、董事長張繼華,東莞模德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勝,從制造業一線出發,往上游探索新質生產力在東莞的落地實踐,對話、碰撞、呈現東莞的向“新”力。 用全新要素推動整個產業升級 記者:全國兩會提出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,您有怎樣的感受和體會?從您自身作為研發人員的角度看,應該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? ▲李政 李政:兩會期間,我現場聆聽政府工作報告后備受鼓舞,倍感振奮。與傳統生產力形成鮮明對比,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,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、生產力發展路徑的先進生產力,具有高科技、高效能、高質量特征。 作為一線的研發人員,我們要不斷提高自身能力,學習多維知識結構,掌握新的生產工具,為企業新質生產力的推進,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。 ▲王勝 王勝:兩會之后,新質生產力成為了一個熱度非常高的詞。從制造業角度來講,“新質”是有別于以前大家講的創新,它是一個全要素的代際革命創新。其中既包含新的技術、新的組織,也包含新的管理方式、新的商業模式、新的合作業態,用全新要素推動整個產業的升級,這是過往前所未有的。 從制造業的角度出發,新質生產力在模具和精密零部件的行業里有極大的、積極的促進作用,將對于基礎制造業產生直接且顯著的幫助。 ▲張繼華 張繼華:科技是新質生產力的根基。在新技術層出不窮的時代,需要科研人才、企業家與工程師三方合力,將走在前沿技術化為實實在在的產品,以創新技術為驅動,以先進生產力質態,先進技術化作新質生產力,重構勞動生產模式。 新在技術、人才架構、自動化程度 記者:企業的新質生產力“新”質在哪里,“質”在哪里? 李政:鼎泰機器人新質生產力“新”在技術研發、人員架構和自動化程度。我們歷經6年時間研發的多功位刀具磨床,可將傳統刀具的多道工序,在一臺設備上,一次完成。在此之前,多功位的刀具磨床設備原來一直是國外壟斷生產,鼎泰高科研發成功后,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封鎖,實現自主自產自銷,解決了行業的“卡脖子”問題。 目前,鼎泰高科在刀具領域已實現全流程全過程自動化生產,實現一次上料、自動周轉、產品加工、產品檢測、包裝入庫等多道一體化工序。 在人員架構上,目前企業員工達到270人,其中研發人員約80余人,高級工程師約十幾人。公司內部還設有博士工作站、技能大師工作室,主要用于人才培養與科技研究。 張繼華:主要體現在新技術和高素質人才方面。 當玻璃孔徑足夠小的情況,集成度才會更高。英特爾去年8月公布最新的玻璃通孔技術,孔與孔之間的距離是75微米,目前三疊紀的玻璃孔徑已達到6-7微米,今年年底預計突破1-2微米,按照孔徑值來看,三疊紀應該說是走在整個世界的前列。 此外,三疊紀員工已基本達到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,團隊中有30%為研究生及以上學歷。由于量產過程中需接觸精密儀器與企業心智認同,需要高學歷人才。 王勝:模德寶整個工廠設計和工程技術人員占比70%左右,一改傳統模具行業生產的人力資源構成比例,為企業可持續的加速發展提供新動能。 比如傳統機床操作員,過去需要時時刻刻盯著機床調節各種參數。到今天,所有加工參數均由云端下發,實現智能化調節和管控,確保了加工精度和品質,也進一步提升了機床操作員的工作附加值。 模德寶已經在整個的制造環節實現全面自動化,自動化率高達90%,企業更多的人工知識密集型領域集中在設計和編程領域,未來模德寶希望成為一個利用數字化能力,生態賦能自己與合作伙伴的企業,為中國基礎制造業獻上一份自己的力量。 ▲鼎泰機器人車間 朝著新質生產力迭代發展 記者:站在企業的角度,如何因地制宜推進企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? 張繼華:三疊紀將用好、用足先進技術和高校優勢資源,聚焦玻璃基三維集成基板、3D玻璃及Chiplet三維集成等先進封裝領域解決方案。未來,公司將在東莞進一步加大投入,擴建TGV三維封裝中試平臺,成為具有顯著特色和優勢的先進封裝基地。 王勝:模德寶致力于打造模具行業的“燈塔工廠”,將集聚全產業鏈的科技創新的要素,包括上游的新材料、工業軟件、工業母機,到中間的生產制造過程,以及下游商業合作模式,全力打造“燈塔工廠”。 未來競爭一定不是單個企業的競爭。模德寶作為一個模具和精密零部件的公司,并不只是在模具行業競爭,更為核心的考驗是全產業鏈要素的競爭。模德寶將一直朝著新質生產力的方向迭代發展,我們也相信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。 出品:科創+工作室 文字:資深記者 張華橋 記者 官小群 視頻:記者 楊智宏 文字:資深記者 張華橋 記者 官小群圖片:記者 陳章瑋 楊智宏視頻:記者 楊智宏編輯:李世英 |